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巨大成功成就了俞敏洪神话◆◆★◆◆。很多人称他为“留学教父”、■★“教师首富”。但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先生的一句话却颇有意味:“新东方的成长秘诀◆★★:三流文人+痞子精神。■★◆■■”特别是这个痞子精神,概括得尤为精到。俞敏洪对此也不讳言■◆★◆,他认为创业者要想成事,就要有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痞子精神。

  新东方不缺钱,也不需要圈钱。为何还要上市?真实原因之一就是以上问题的延续。俞敏洪希望借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规则来规范公司内部■◆,用制度说话,以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与利益纠葛◆◆★,实现自身的救赎,使企业顺利发展。他坦言:“在新东方★★■■,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。上市之后,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、更有力。■★”上市以后,新东方改变了很多■◆。新东方严格按美国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内部管理,制度更健全■■★★,如建立了员工投诉信箱和客户投诉信箱等◆■★■■■。但是,“做教育”与上市的冲突也凸显出来★★■★。“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,你要做到收入增长多少★◆■■◆,利润增长多少,以及人数增长多少。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■■◆★,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于它的教学质量◆★◆■■◆,并不在于每年学生增加了多少■■★■■★。”俞敏洪也在努力地寻找着其中的平衡。

  俞敏洪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争斗中,扮演了一个“刘备”的角色。他本人也说:“我比较像刘备◆◆◆◆■,常常用眼泪来赚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,我不擅长用严格的纪律来限制和管理人才。”他用这种灵活甚至凭感觉的管理方式在新东方内外上下腾挪。因此,外界也评价他不懂管理。俞敏洪说★■◆◆■:“我这个人比较仁慈,容得下人。我的柔弱个性在新东方内部起到了黏合作用◆■◆,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走向极端。这是新东方没有的重要原因◆◆■■■◆。”这也正是“刘备◆◆★”高明的地方,表面柔弱,悲悲戚戚,但是每次预谋都能够达到目标■★◆■◆。不管是新东方的股份制构建,还是企业家族色彩的淡化■★■◆,俞敏洪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。

  提起俞敏洪,相信当今大部分年轻人都知道。在一些国内大学生、留学人员和白领的心中,他的形象就像神一样★★◆★,他们★■★“崇拜”他。曾有人抱怨,俞敏洪的“粉丝★★”甚至不许别人用“中性的语言■■◆★”来描述他★★◆★。据估算◆■★◆◆,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里■◆★■★,有70%是新东方的学生。在国内■◆★■◆,要是大学生没有听过俞敏洪的演讲◆◆★★◆,更被看成是落伍者◆■◆■★■。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“下海”大潮中◆■■◆★◆,俞敏洪有着标志性的意义◆■。2006年,新东方在美国上市■★◆,身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的财富陡增,成了“中国最富有的老师”★■■◆★。在这个“神话”的背后,俞敏洪到底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?一个真实的他是什么样的?他到底是一个不错的老师,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?抑或是一个被逼无奈的“痞子”■■★?

  俞敏洪的创业地点在一间只有10平米的破屋,里面有一张破旧的桌子,一把烂椅子以及一堆用毛笔写的小广告,还有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。在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,他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贴广告。手冻麻了,就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★★。在寒风中喝二锅头贴小广告,此时的俞敏洪显出了一种痞子的狠劲★◆。新东方人都有种电线杆情结,因为新东方就是靠俞敏洪在电线杆上一张张贴广告贴出来的。曾经因为市政建设,有人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,他急了,死活不让拆,最后花了7万元才保住了那两根电线杆。

  教师出身的俞敏洪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,仅靠三招便打下了自己的江山◆★■。首先是进行价格战,当时的办学收费基本都在300~400元,俞敏洪只收160元,而且还是在20次免费授课以后■◆★◆,不满意可以不用交钱。其次是推出核心产品,他赖以成名的“红宝书★◆■■★◆”★★,也就是《GRE词汇精选》。最后是情感营销,向学生们讲人生哲理,进行成功学式的励志教育,他授课方式幽默,课堂气氛轻松■■,深深地把学生们吸引了。俞敏洪觉得自己的成功和当过老师有关:◆■◆★◆“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◆★★。因为我们理解人性,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。”的确,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★◆◆,并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崇拜心理,赢得了他人的信任。

  在北大教书四年后,俞敏洪终于分到了10平方米的房子,这让他决定要将一生献给北大。但是后来★★,看到同学和朋友相继出国,他忍不住了,也开始准备出国,成绩并不优异的他在努力了三年半以后,留学梦断。为了生计,也为了挣点钱继续他的出国梦◆★◆◆★,俞敏洪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◆◆◆★◆,为自己的出国费用快乐地忙碌着。上帝也往往戏弄那些刚燃起希望的人。这一次,俞敏洪受到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。在1990年一个秋天的夜晚,细雨溅落在静谧的未名湖上,激起了阵阵涟漪,在夜色中蔓延开去■■■◆■。俞敏洪与朋友高兴地喝着小酒,聊着天,描绘着他逐渐清晰的出国梦■■。北大的高音喇叭,这时一如既往地播放着校园晚间广播★■◆★■。“你听你听■■◆★。老俞,在说你呢!”朋友惊呼。原来,广播里正在播放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★◆。北大以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宣布了对英语系老师俞敏洪的处分,其中说了四五条处分的理由,最重要的就是打着北大的旗号在外面私自办学。这个处分决定被大喇叭连续播放了三天◆★,北大有线电视台连续播放了半个月◆■★◆,处分布告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橱窗中锁了一个半月。处分的突然袭来,并且方式与程度如此激烈,说明了校方的震怒。北大的这种“礼遇”■★,让颜面扫地的俞敏洪只好选择离开◆◆■◆。★◆◆■“北大踹了我一脚。当时我充满了怨恨,现在却充满了感激。■★◆★◆■”他这样解释:“如果一直混下去■◆■◆★,我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。”但是当时,这个被赶出家门的北大老师选择了做个◆◆■“个体户”。

  ★◆◆★“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。”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用“五味杂陈,爱恨交织★◆◆◆”来形容。北大给予了他什么?每当讲起北大,他似乎都是苦大仇深。讲他当年怎样被北大边缘化■◆◆★★,怎样被忽视。他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诉:“进了大学,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,我是个Loser(失败者)◆★■■★;在北大教了七年书没有什么成就,我还是个Loser◆★■;在北大十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、没加入过任何团体,我是个Loser⋯⋯”当然,他也承认北大对自己的熏陶:“没有北大,就没有新东方。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,或者是一些做事情的方法,坦率地说是融入了北大精神的◆◆■★。”大多时候◆◆★★,屈辱与压抑会让一个人爆发,俞敏洪的经历正是这样。据说■◆★■■◆,当年他经常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英语,因为英语老师曾经当众说他讲的英语★◆■◆“只有俞敏洪三个字能让人听懂”。

  外患只是暂时的◆◆■■★,内忧则有可能致命。他说:★★◆■★“哥儿们义气一起做,做到最后就没有规矩了。◆■■◆”利益★★■◆、情感和人性纠缠在一起,新东方上演了一出人性搏杀大戏,俞敏洪这个主角在其中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。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利益问题,公司做大了■■,股份如何分?新进入的市场如何分★■★■?“创业之初的伙伴们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★◆★,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,逐渐产生了利益纠葛。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机制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归属,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★★◆■◆★。”新东方三驾马车当中的两驾要脱离组织★■★★,王强和徐小平先后向俞敏洪递交辞职书◆■◆◆。除此之外,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提出了辞职◆◆◆■◆,要求退股。到了2004年,另外的两大支柱胡敏和江博也出走。昔日的“盟友”相继■★◆■◆◆“造反”★■■★◆,眼看着新东方的核心团队就要瓦解。在争斗的同时,这些知识分子型商人开始反思这种痞子精神,开始痛苦地适应商业规则■★◆◆■。俞敏洪说:“大家就惊慌失措了,因为我们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商业规则■◆,从来没有学过股份制,连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。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来拆分这种利益躯体。”王强回忆说:“大家一样痛苦。比如说利益问题,你要分股份,股份该怎么分?作为知识分子,我们必须在谈判桌上来谈这些,彼此间的情感确实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★■。”俞敏洪面临的困难,不只是兄弟们“造反◆★◆★★”,还有来自妻子和母亲的压力。就像许多民营企业一样★★◆,新东方是俞敏洪与他的妻子一起创办起来的★◆。后来■◆■◆★,母亲、妻子的姐姐和姐夫都在新东方工作。不只俞敏洪这样,其他的创业元老也这样。后来,俞敏洪为此制定了一个回避原则:直系亲属一律不能在公司工作。

  俞敏洪的同事、新东方的李杜讲得幽默而到位:◆★■◆“老俞被北大处分★■★■■■,作为三流文人■◆◆■★,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,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,不敢自沉未名湖■■★。于是退而求其次■★■★◆★,惟有辞职,落草为寇★◆。此谓置之死地而后生■◆★★★。”然而,正是这◆■“落草为寇”激发出俞敏洪的痞子精神,被北大◆■★★★◆“逼上梁山”的他从此走上“不归路◆■◆◆★”■★◆◆◆。

  创业者要想成事■★◆◆,要有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痞子精神。然而■★◆◆,事业做大以后,痞子的自由放任必须要向企业家的严谨转变★◆。2000年到2004年是新东方最困难的时期■★◆★◆,此时的俞敏洪备受煎熬。他要完成从一个老师转变为一个企业家◆★■◆,并把一班聚义兄弟变为一个管理团队。■■★★“这个过程很痛苦★■★■★■。从原来梁山聚义的做事方式变成按部就班、层次分明的做事模式★■;从原本激情狂热的做事风格变成冷静而有判断力的做事规则。这种改变■◆,需要把自己个性中的一些东西丢掉。”这样的改变对俞敏洪而言并不轻松。这时,外部打击也随之而来,先是“9·11”事件使得赴美签证大幅减少,新东方的留学市场受到很大的影响;紧接着是“非典”袭击,新东方停课四个月,损失上亿元◆◆■。另外,还有ETS(美国教育考试中心)对新东方偷题的诉讼★◆■,为此新东方赔付了600多万。

  俞敏洪离开北大以后■■★◆,开始思考怎样营销自己和自己的培训班◆■,学会和社会、政府的各色人等打交道。一介书生从此踏入江湖。